熟年夫妻的相處之道01:允許失落並長出新的自我
作者:楊旻鑫
心理學教科書上都會出現一位名為艾瑞克森的大師,把人生的階段分成八個時期。青少年期要開始探索自己會什麼。成年人的早期,開始學相處跟親密;晚期就是四十歲以後,開始要有生產力,對社會有貢獻、負責任。老年期要有個整合,事情該過去的都過去了。所以大概兩人相處或這個家的狀態也會稍微是往這邊走。每個時期的分界年紀沒有一定,因為它是已經快一百年前的理論了,現在分界的年紀都往後延了,而且理論上應該要更細。那是他提出來的觀察,在當時還蠻細膩好用,所以大家就喜歡這樣分,而對應至現今社會當然就變得更加複雜。
【允許失落】
第一個是要允許失落。五十歲以後,很多事情大勢已定,你已經沒辦法了。錢就是沒賺那麼多。當年有些決定做了就是做了,後來知道其實可以更好,可是這就是沒了,你要能夠接受或接納。會有些親人離開,有些人到五十歲以後,小孩子是比他們先走的。年輕的時候他們可能有嬰幼兒就死掉的小孩。這個叫做「失落」。有時候他們會花整個成年期在哀悼,可是這個失落要哀悼完成。會有越來越多失落發生,因為你身邊的朋友也開始過世了,所以這是他們在這個時期裡面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開始面對死亡,允許失落,能夠哀悼。也可以把課題細分成前面三部分,但大方向是失落感,很多東西已成定局。
「早知道那時候在信義區想辦法多買幾塊地,現在就變富豪。」沒有啊,你就做錯決定了。或是早知道那時候工作應該要選擇什麼。這些都是失落。因為很多夫妻都會互相埋怨,你那時候做錯了什麼決定,你那時候不應該借什麼人錢,這會吵一輩子。所以基本上要開始有更多放下,放下這些恩怨。慢慢的把這些債釐清、歸零。越能夠歸零或是不被過去給束縛的熟年夫妻,他們越容易展現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是指開始有新的探索,因為在這個年代壽命真的延長很多,以前是五、六十歲大家就死掉了,現在是五、六十歲以後你還可以有個新的二、三十年充滿可能性的新時代。像現在很多中老年人開始學習使用Line就一發不可收拾,被年輕人嘲笑他們現在才開始網路視讀。總之他們都要有新生活的可能性,有新的互動模式,結構也會隨著變化,新的自我會長出來。
【榮格之中年危機】
這裡其實還有榮格提出的理論。榮格跟佛洛伊德不一樣,佛洛伊德說很多困境都是來自早年的問題沒有處理而影響到成年。榮格發現中年人也會有自己的中年危機。像是有些困境你沒有整合完成。又比如說過去太順從,為了求生存而長出一個適應的面貌,可是卻把你的一些潛力壓抑住。到中年以後會開始內心不滿足,有些遺憾冒出來,開始陷入低潮或是荒腔走板的狀態。
【長出新的自我】
這就是中年危機,開始要面對你內在有一些未滿足的願望,沒有長出來的自我潛能,會在這個時候彷彿召喚你或是誘惑你。如果你越壓抑它、否定它,內心的召喚就會變成一股誘惑。如果你願意正視它,好好去面對它,它就會是你新的自我,新的自我潛能。
問題是你要長這個自我的時候,它一開始會跌跌撞撞,你身邊的人都會嚇死、受不了。譬如內向媽媽開始交朋友了,子女都會覺得很奇怪,懷疑她外遇。或是說媽媽開始變得易怒,身邊的人就一直說她是更年期。可她其實是過去一直當阿信,忍耐到一個程度受不了,慢慢比較有一點力氣和地位,該做的也做完了,有些東西已經了解、放下,她就開始想要做自己,不要再忍氣吞聲看人家臉色。婆婆也死掉了,更可以開始冒出來做自己,這個做自己的媽媽就會變得有點恐怖。所以常見四十歲以後,慢慢中年危機會跑出來,開始逼你要去聽從內心的召喚或是渴求,如果沒有好好處理會天翻地覆、雞犬不寧。
比如爸爸是媒妁之言結婚,或是初戀就結婚了。他工作上面已經有瓶頸,覺得死氣沉沉,這時候他要重溫一種青春的悸動跟渴望,他就會開始搞外遇。他其實是開始怕死,覺得自己老了,魅力不再,活力不再,開始重新追求渴望或悸動。這是中年一個很混亂的狀態。對到這邊,大家會開始長出新的自我、新的狀態,互動模式都要重新調整,可是又夾雜很多過去的恩怨,沒有辦法歸零的夫妻就會一直擱淺在過去,無法邁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