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戴口罩怎麼辦?心理師教父母分齡引導技巧
本診所執行長楊旻鑫受親子天下訪談,談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戴口罩。以下是文章分享。原文刊登於《親子天下》:https://cp.cw1.tw/article/5088741 by 李佩璇
COVID-19(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延燒後,沒戴口罩幾乎哪兒也不能去,尤其學齡前孩子常遇到「不想戴」的狀況,本文邀請心理師建議幾種分齡引導技巧,減少爸媽和孩子為了戴口罩引發的衝突。
新冠疫情至今已持續超過一年,出入公共場所「口罩」已成了標準配備,不過,隨著疫情緊繃或趨緩,防疫規定有所不同,疫情嚴峻時出入某些指定的公共場所必須強制戴口罩,像是孩子愛去的室內球池、親子樂園等,都必須戴上口罩,《親子天下》邀請心理師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告訴家長為什麼孩子戴不住口罩,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接受戴口罩。
教孩子戴口罩 分齡有不同技巧
當大家要一起到賣場內,孩子卻遲遲不肯戴口罩,眼看預計的行程就要泡湯,家長的心焦可想而知。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認為,爸媽可先從「孩子為什麼不肯戴口罩?」的角度來思考,問問孩子雙耳是否不適?或是不喜歡臉上蓋東西、覺得材質不舒服?還是單純情緒上不想配合?透過詢問、觀察孩子不願戴口罩的原因,先同理孩子的感受,再一一幫孩子解決,例如可多試幾種口罩、縮短室內行程的時間等。
台北大心診所執行長暨臨床心理師楊旻鑫認為,不同年齡孩子對「戴口罩」這件事的認知也不同,建議家長採用適合孩子年紀的策略,溝通上成功機率較高。以下是心理師對不同年齡孩子溝通戴口罩的技巧分享:
【4歲以前】
根據指揮中心的公告,進入需要戴口罩的場所,若是嬰兒無法戴口罩,可用嬰兒推車加上雨罩替代。
至於2~4歲的孩子,楊旻鑫認為,還沒辦法用理性溝通,不過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可用玩具、唱歌等方式安撫。臨床心理師蔡百祥建議,使用有孩子喜歡圖案的口罩,也能增加幼兒戴口罩的意願。
【4~7歲】
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能用理性溝通,「提前預告」是很重要的步驟,在孩子冷靜時耐心說明,如果等到已經要進入設施了,孩子情緒高張,通常無法說道理。
楊旻鑫提醒,年齡愈小的孩子,愈需要情緒的同理,建議家長可用「我知道……」、「你是不是覺得……」的句型,例如:「我知道戴口罩讓你很不舒服……」。
蔡百祥則分享他的實際經驗,平常利用相關的繪本講故事、爸媽示範戴口罩,也會有正向的影響。
【7歲以上】
通常這個年紀都能理性溝通了,但如果孩子不喜歡長時間戴口罩,王意中建議,家長可交替安排室內外行程,讓孩子每次戴口罩的時間不要太長,中間穿插室外行程透透氣。
疫情之下 親子一起練習「不執著」
如果孩子真的不願意戴口罩,該怎麼辦?王意中表示,如果孩子真的因為身體不適,或其他原因不戴口罩,也要讓孩子學習「取捨」。如果沒有戴,就沒辦法進行預計的活動,孩子一定會有情緒,這時爸媽可以引導孩子一起想想,還有哪些其他事情可以做。
在疫情之下,許多預定計畫都會有變數,例如想去的演唱會取消、遊樂園限制人數,甚至是延後開學等。
楊旻鑫認為,如果爸媽和小孩都很堅持「一定」要做什麼,衝突的機會也會變高,建議全家可以一起練習「不執著」的生活方式。當事情不如預期時,先告訴自己「沒關係,都有別的辦法。」全家一起找替代方案。有彈性的正向態度,能大幅降低變化帶來的情緒強度,即時規劃其他活動,就能降低因疫情而來的衝突。
王意中認為,如果有些因為疫情而不方便常去但喜歡的活動,家長可花點心思找替代的方案,例如孩子喜歡球池,可以在家打造一個棉被堆,讓孩子棉被堆裡滾,體會類似的體感。
最後,楊旻鑫建議,爸媽可以在疫情這段期間,開發親子之間新的興趣和相處模式,或是在家可以完的新鮮遊戲,比如說桌遊、健身電視遊樂器等,讓家庭生活再次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