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夫妻的相處之道04:熟齡後離婚

  日本很流行熟齡離婚或分居,責任已了將恩怨結清放下,成全彼此的新生活;台灣在這方面較不容易。選擇放手丟掉痛苦、把自己的快樂當一回事,一開始會有龐大的空虛跟茫然感,可是也才有空間養成或擺放好的生活;反面決定抓著痛苦、不放下的過生活,同時也會造成子女在成年後仍然受苦、放不下這樣子的爸媽。
  所以作為小孩成年後要學一個認知是【如果不面對自己的苦,沒有一個完美的東西可以完全填補內心的洞,就連孩子也無法,所以父母自己要去面對】並將你的情緒慢慢跟他們分割,同時要學著偶爾陪他們演戲但不入戲,滿足一點他們上癮的東西。

閱讀更多

【育兒診療室】孩子遇到不會的事,就膽怯了

孩子一直被稱讚“好聰明”,但遇到自己不會的事、沒做過的事,就膽怯退縮、不願意去做~為什麼會這樣?該如何幫助孩子?
 
但是…孩子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嗎?
 
或許有些問題不會馬上有答案,
或許解決問題時充滿負面情緒,
或許接踵而來其他更多的問題…
 
希望我們的陪伴,
可以給親愛的孩子 滿滿的能量~
持續在人生的路上 勇往前進~

閱讀更多

【育兒診療室】不能只有“不可以”

育兒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大喊:「不可以XXX!不可以OOO!」久而久知,可能會讓孩子什麼都不敢碰,反正我做什麼都不可以……
 
父母為了孩子好,本來就是會有很多「不可以」,但我們的重點應該是要慢慢引導孩子學習思考:
 
『為什麼爸爸媽媽說不可以?』
『那什麼才可以?!』
 
讓孩子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思考與表達是要學習的。
多練習思考與表達,他就會發現,
原來自己可以想通的。

閱讀更多

【育兒診療室】我們都幫孩子做太多了

育兒常常會談到「溫柔而堅定」,常常會衍伸出「處罰」與「獎勵」的議題討論。我們要先想「處罰」的目的是什麼?給孩子一個教訓,請他下次不要再犯了。但你的處罰,孩子了解嗎?我們應該要孩子「承擔」犯錯後的結果,這樣他才會知道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事,也學習為自己的事負責。

閱讀更多

【育兒診療室】大人需要冷靜,偏偏孩子一直黏過來

孩子發牌氣時,大人也會生氣,但大人想要冷靜時,小孩偏偏一直黏過來,又會更生氣……大人雖想冷靜,但孩子需要有東西陪伴他,讓他知道你與他的連結沒有斷,不要擔心。“替代品”是什麼?小孩大哭大鬧時的大人法寶是什麼?小孩的心理到底在想什麼?

閱讀更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