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後疫情心理健康

這一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世界各地影響著各個國家、年齡層、不同性別等族群。由於各族群的特性不同,被影響的層面也有差異。舉例來說,老年人口主要的擔心是對健康的危害及生命威脅;中壯年族群,疫情最主要的影響則是經濟層面。而對年輕族群來說,疫情的影響,因為該族群的特質,與其他族群有著明顯的差異。年輕世代,或是另稱z世代,也就是1995年到2010年左右出生的這群年輕人,他們有著以下不同其他世代的特質。

閱讀更多

如何調適疫情帶來的壓力

這場疫情,不只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對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面對漫長且不確定的疫情所帶來的變動,感到擔憂、焦慮、不安、生氣、害怕、恐懼、憂鬱等等都是合理的情緒反應,有些人甚至因而失眠,或出現身心失調的情形。
另外,為阻斷疫情傳播而生的防疫措施:隔離、社交距離,也是令人感到壓力的來源之一,隔離與社交距離政策,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孤獨感與無助感因此油然而生。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④

面對疫情,在家隔離的狀態之下如何保持心情穩定,有很多小細節。比如第一個,一定要記得適度跟人連結,找朋友視訊聊天,或是定期跟某些人講自己的近況,保持人跟人的聯繫。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③:重新找回親密關係

所以家的意義或是孩子的學習意義不再只是趁這次疫情學很多認知的技能,學很多才藝。
在家裡面其實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一個是家務,訓練責任跟義務還有凝聚力;另一個是玩。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②

家長要開始改變對於『效率或學習』的心態,要知道在家裡小孩子的學習效果,其實不會比在學校有教學環境的狀態之下好,在家裡就是會比較鬆散,所以整體的學習感就會差很多。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①

疫情期間,很多人生活節奏改變,孩子在家不能上學、也不少人改成在家工作。這些變動,讓我們開始需要重新設計生活的時間:之前移動去上班或上學的時間感,跟現在所有事情中斷得在家完成的兩種時間感是會不一樣的,所以在家裡的生活節奏、時間安排,其實不能像之前一樣那麼精準,或者刻度一板一眼,大方向來說時間要變得放寬一點。

閱讀更多

孩子不戴口罩怎麼辦?心理師教父母分齡引導技巧

COVID-19(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延燒後,沒戴口罩幾乎哪兒也不能去,尤其學齡前孩子常遇到「不想戴」的狀況,本文邀請心理師建議幾種分齡引導技巧,減少爸媽和孩子為了戴口罩引發的衝突。

閱讀更多

「別亂摸!」長期防疫家長壓力大,你有防疫焦慮嗎?

COVID-19(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一年來,養成民眾良好的衛生習慣,卻也可能因為「過度防疫」產生焦慮,影響心理健康,尤其爸媽要擔心孩子是否能準確做到防疫要求,更是緊繃。本文邀請到3位心理師,與家長分享如何放鬆防疫生活中的壓力。

閱讀更多

疫情來襲,人性面面觀

疾病會帶來一種死亡的壓力,死亡是人類內心最核心的重大主題。基本上人性主要的動力是活下來,所以死亡會帶來極大的壓力、恐懼感,也會使人產生無助感,剝奪人活下來的尊嚴。我們通常都會有一個能夠活下來的自信心、安全感,是適度的一種自戀狀態。我們覺得未來富有希望,只要透過努力就可以掌握人生,就可以活下來。基本上正常的人性反而是偏向樂觀的,幻想自己不會被無常給打倒,生活可以延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