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憂鬱的老人常說我身體痛?
我們文化在表達情緒的用字好像沒有很多,台語倒是很多啦。現在精神科的用字,這種專業被拿來常名化、通俗化以後,變得有點像是濫用,動不動就會說我有憂鬱症。所以當很多人在說我有憂鬱症或我是不是有憂鬱症的時候,其實在說的是:「我心情不好」、「我這裡不對勁」、「我那裡不對勁」、「我心情不好」、「我不好到我覺得我受不了了。」都有很多表達。得到「躁鬱症」其實是講說:「我好煩躁」、「我要發怒」,「我要崩潰了。」有好多種用法。可是這都不是學理上、醫學上對躁鬱症的定義,醫學上對躁鬱症的定義還蠻強烈的,那真的是被分成躁鬱症,而且它有一個特殊的藥物才能夠處理。憂鬱症跟躁鬱症的藥還真的不一樣哩,吃錯了就是會沒有效果,甚至有時候症狀會更嚴重,所以在醫學上我們會把它盡量分清楚,藥才可以給的精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這些病名講的像是表達情緒的用法,可能這也是西化的結果。傳統中國文化或華人文化,對於情緒的表達是比較隱晦的,不能那麼大喇喇表達「我」的感覺,「我」的立場。因為一樣是「我們」的狀態,所以一旦有一個比較鮮明凸顯自己的人,其實很容易被側目、被打壓,所以情緒的表達都要變得比較隱晦或用暗示的方法。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我們學一些西方的詞彙,開始有個立場說自己狀況不好,也無可厚非,這是一個文化價值上面的演變。不然傳統上面,我們現在看很多中老年人明明情緒有困擾,其實他們是有問題的,可是他們不會說自己不快樂,沒有人有權利說自己不快樂,即便老人已經比較可以說自己不快樂。
在華人文化裡面,你怎麼可以說不快樂呢?大家都過的很苦啊,你這樣子也給我們負擔啊。你是一個大人,你不可以說不快樂啊。不快樂是不容易被表達的,你不能說自己憂愁、憂慮啊,不然有可能大家都嚇死,太多考量了。台灣的老人會用『痛』來表達情緒。常常都會說我這裡痛、我那裡痛,這裡也不順利,那裡也不順利,這裡看不順利,那裡也看不順利。你這個媳婦惹我生氣,我胃又在痛了、我膝蓋又在痛了、我心又在痛了,我哪裡又在痛了,可是他不會說你讓我『心痛』,他只會說你讓我『痛』,或是說我這裡不舒服,然後看各種醫生。
這些痛都是沒辦法解決的,因為一方面是壓力的問題,一方面其實是他的情緒表達。他其實有情緒,可是他心裡不舒服就變成一種生理上的表達。因為語言怎麼表達自己的不順暢,其實是學來的,然後語言的使用是很依賴文化修正的。一個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他不舒服,身心備感煎熬,可是他只會用哭表達啊。慢慢他才會用語言說他不舒服,不舒服到底是心不舒服還是身體不舒服?這本就是件很抽象、很困難的主題。
在實際的生活裡面,心跟身是常常分不開的,身體會影響心理,心裡會影響身體,心裡的感覺是生理也會有反應的,身體的反應其實就是心的呈現。所以到底什麼是心病,以前沒有『心病』這種概念,但文化有這個詞。通常我們說病就是生理上的病,不會說有憂鬱症,不會說有注意力缺乏症。而且這也是要在經濟比較富裕的文化上面,才開始能夠處理這些較為細膩的困境。不然很多小朋友以前無法念書,其實是他的注意力有困難,但我們以前就是打就好啦,然後說他是壞小孩就可以啦,到現在才慢慢有更多的分類。 語言代表一種視野,能夠分類出來,代表你開始看見了,願意去看見,然後才能夠命名。所以視野跟你看得到的東西,你要怎麼去用語言形容,這都是互相對應的,你不知道你就沒辦法說,你知道了才有辦法命名,甚至命名協助分辨,幫忙發現。這是來來回回、互相影響的。心理的東西有時候就是很哲學的,可是沒辦法它就是很重要。所以前面提到那些心理病的詞彙其實現在都被用來描述心理的狀況,跟真的病距離會有一點遙遠,那也不是不能用啦,只是這樣跟醫生會有一點溝通不良。因為醫生會需要更精確的定義,可是心理師就會從你的話去猜測你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