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完美主義的讀者Q&A】

Q:你一直提到完美主義的缺點,但是完美主義不好嗎?很多事情不是都要追求完美才有好的品質?

從經驗與錯誤中學習是好事,但如果你把所有專注力都放在『我不好』,那就沒力去想如何『把事做好』。

閱讀更多

【關於完美主義(三)『我就爛』其實是一種潔癖?】

『我就爛』其實是一種對『心理潔癖(完美主義)』的回應,當內在的潔癖失敗了,也就是心中理想與現實狀況對不上時,擺爛就作為一種防衛而啟動。

閱讀更多

【關於完美主義(二)天國與地獄】

『你必須轉身…不管你跑去哪裡,都會碰到危險和邪惡,因為那黑影駕馭著你,選擇你前進的路途。所以,必須換你來選擇。你必須主動去追尋那追尋你的東西…』—出自《地海巫師》

完美主義者,總是在『好』與『爛』的兩端擺盪,不管跑去哪裡,都無法停歇。

閱讀更多

如何調適疫情帶來的壓力

這場疫情,不只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對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面對漫長且不確定的疫情所帶來的變動,感到擔憂、焦慮、不安、生氣、害怕、恐懼、憂鬱等等都是合理的情緒反應,有些人甚至因而失眠,或出現身心失調的情形。
另外,為阻斷疫情傳播而生的防疫措施:隔離、社交距離,也是令人感到壓力的來源之一,隔離與社交距離政策,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孤獨感與無助感因此油然而生。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⑤

疫情期間,大家為了配合防疫都乖乖在家裡待好待滿,但隨著宅在家的時間越來越長,大家是否發現自己生活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總歸來說,就是原本的生活作息步調亂掉,上下班的區隔變得模糊,如果沒有很強的自制力逼自己維持原來的作息,就很容易陷入白天上班時昏昏欲睡,晚上該睡卻捨不得睡或睡不著的窘境。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④

面對疫情,在家隔離的狀態之下如何保持心情穩定,有很多小細節。比如第一個,一定要記得適度跟人連結,找朋友視訊聊天,或是定期跟某些人講自己的近況,保持人跟人的聯繫。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③:重新找回親密關係

所以家的意義或是孩子的學習意義不再只是趁這次疫情學很多認知的技能,學很多才藝。
在家裡面其實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一個是家務,訓練責任跟義務還有凝聚力;另一個是玩。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②

家長要開始改變對於『效率或學習』的心態,要知道在家裡小孩子的學習效果,其實不會比在學校有教學環境的狀態之下好,在家裡就是會比較鬆散,所以整體的學習感就會差很多。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①

疫情期間,很多人生活節奏改變,孩子在家不能上學、也不少人改成在家工作。這些變動,讓我們開始需要重新設計生活的時間:之前移動去上班或上學的時間感,跟現在所有事情中斷得在家完成的兩種時間感是會不一樣的,所以在家裡的生活節奏、時間安排,其實不能像之前一樣那麼精準,或者刻度一板一眼,大方向來說時間要變得放寬一點。

閱讀更多

【關於完美主義(一)追求完美可以是美德,也可以是病態,差別在於…】

在上課場合,常常可以見到一種人,他們通常聰明伶俐,帶著一本筆記本(或著更華麗的ipad+apple pencil)用極其秀麗(我這輩子大概都寫不出來)的多色筆記下每個字。
毫無疑問地,他們很努力學習。
但是,學習也會讓他們很痛苦。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