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症候群:情緒處理之道─學習發洩和安撫
在生命的顛簸之中,其實是會有各種情緒產生,要能處理與面對這些痛苦,要能捕捉住這些情緒,才能處理。處理有兩個方向,發洩和安撫。
一、《生氣》的路線。
有時候當你一直被攻擊,你內心就會有很多生氣、哀怨、憤怒的情緒,可是你把它壓抑下來,這個情緒你就要把它發洩掉。要說「我沒有那麼糟糕」或是「我才沒有錯」、「你們都亂怪我」、「你們太嚴格」,要把這個吞進來的情緒吐出去,還給那個錯誤指責你的當事人。然後在你內心建立一個保護機制,不去承擔不該你承擔的錯誤,這個才叫做發洩、自我保護。
二、《受傷》的路線。
有時候你會感覺受傷了,當你被責怪以後會恐懼、害怕,同時又很悲哀,認為自己真的好糟糕。這時候一方面要重建自我價值感,一方面要學習安撫受傷的感覺。常見的比喻是,內心有個小孩受傷了,你要去安撫他。小孩子被安撫就會慢慢沒有那麼痛苦,冷靜下來。
練習對這個小孩說:「沒有那麼嚴重,我會保護你,我會在這裡。我已經長大了,其實並沒有那麼糟糕,那都是一種過去別人亂傷害你的感覺。」
接著情緒又會跳回生氣,又要以生氣的路線來處理,如果有人亂傷害你的時候,內心要感覺到生氣,而且要吐出來,不可以放在心裡那麼久。
所以發洩跟安撫這兩個動作會輪流,處理來、處理去,情緒慢慢才會冷靜下來。
【處理情緒就是在處理自己的內在小孩】
這些原則是我們在治療的時候慢慢發現的。其實跟照顧小孩的精神很類似。
所有小孩在兩、三歲很弱小的時候,很容易有很多情緒。一個大人怎麼照顧嬰兒的一些原則,我們發現在處理情緒上也非常有用。若一個嬰兒小時候有好好被照顧, 長大以後他在控制自己的情緒,管理、調解自己的情緒的時候,比較容易過得去。很多人在過去沒有學過,或是沒有被處理過,他長大後就會一直卡在那些困難的情緒。
我們將這些育兒的發現或經驗用在大人的情緒管理上面,發現是很有用的。
情緒管理就是育兒原理。
這是一個心理治療上,在處理人受傷或是卡住、自我攻擊的一個重要且常見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