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categorized
- 家庭難題
- 心理諮商必知
- 生活疑難雜症
- 親子育兒
- | Leave a Comment on 【為什麼要生孩子?】
【為什麼要生孩子?】
現在有一種說法,養兒育女的經濟成本太高,結婚已經是一個門檻了,生了小孩會讓你本來還OK的生活品質急速下降,經濟負擔是很重的。其實不完全是經濟門檻的問題,不只是要花很多錢,你同時也要花很多時間。當然時間在現代社會越來越等同於金錢。同樣的時間你可以拿來休息、賺錢,可是你拿來照顧小孩就會好像丟到水裡面一樣。
現在有一種說法,養兒育女的經濟成本太高,結婚已經是一個門檻了,生了小孩會讓你本來還OK的生活品質急速下降,經濟負擔是很重的。其實不完全是經濟門檻的問題,不只是要花很多錢,你同時也要花很多時間。當然時間在現代社會越來越等同於金錢。同樣的時間你可以拿來休息、賺錢,可是你拿來照顧小孩就會好像丟到水裡面一樣。
很多太太常常抱怨先生是很無能的,主要是因為我們女性通常被訓練很強勢。在家裡面,男生通常都不用管事,的確慢慢也會比較無能,不容易讓另外一半放心,太太這時候就會接手更多的事情。
有不少人,長年維持單身狀態,努力了很久都無法脫單,覺得為何都遇不到對的人,心中滿是哀怨惶恐的,這是什麼心理現象?
有些人可以常常進入關係,在關係裡互相纏繞,互相傷害,然後一個換一個。會形成這樣的關係,很有可能兩人都是內心受傷的人,他們有雷達,會互相找到彼此,所以要嘛是引誘,要嘛是被引誘,就會進入關係。
當大人不像大人,就沒有辦法整頓小孩、照顧小孩、理會小孩,小孩就會在莫名其妙的狀態下長大,形成一種內在孤兒的狀態。
內心若是有空缺、內在有洞常常填不滿,會讓人開始試圖去追求滿足。為什麼內心的空缺經常會在中年以後開始爆發呢?
過去文化上對於父親的角色設定,基本上是賺錢養家活口,其實沒有需要參與家庭的功能。隨著社會演變,父親被要求賦予更多家庭內部的照顧責任跟功能。
在華人社會或儒家社會,父親的臉孔其實一直是模糊的,通常被處理成君王、帝王或是有權威的神。東、西文化都一樣,父親是保持距離的,擁有很多權力、影響力。所以在文化設計上,父親很容易被放在神壇、神格的位置,有距離感,默默監視你,操著你的生殺大權。在很多國家,帝王是父親,父親又是神。
阿信有一種變形叫做『阿信暴君』。她們有這樣的背景:父親通常不在家,從小父親酗酒、外遇離家,見不到爸爸。自己在那裡含辛茹苦地長大,或是從小就開始照顧弟弟,照顧沒用的爸爸,照顧生病的媽媽。如果在她們能力足夠好的時候,家裡是有負債、經濟顛沛流離的狀況之下,她們為了求生存,會不擇手段地逼自己趕快長大。
基本上這個世界的確仍是父權為主的社會,在亞洲文化更加明顯。女性的受限跟打壓在亞洲一直以來存在著,華人女性一定也是有這樣的命運。
有一定程度的女性,犧牲程度更加極端,更善於吃苦耐勞,我們就稱之為「阿信」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