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的婚姻4完結:結構變化─空巢期

小孩長大以後家庭變成只剩兩個人的狀態,兩人之間相處的問題也會因為『空巢期』的來臨而加劇。因為之前還可以把注意力都放在工作和小孩身上來轉移衝突,當然同時小孩也常是衝突的來源,可是至少不用去面對兩個人到底合不合的問題。甚至有些夫妻為了賺錢分居,可是一旦沒有小孩當藉口,退休了兩個會重新住在一起,這才是「新同居時代」的開始。

閱讀更多

從前人的婚姻3:結構變化─自主性的轉變

關係中有很多形式,有一種很常見的是一強一弱,這種配對剛開始會搭的很好。但我們的文化設定女生有家有小孩後要更堅強、會更多事,所以夫妻間的互動結構勢必改變。妻子會慢慢變得有力量或是強勢、強勢的男性則慢慢被磨掉一些銳氣變得比較溫吞,或是在適應太太的強大後不再那麼聽話。熟年夫妻就會在這邊產生衝突。

閱讀更多

從前人的婚姻2:結構變化─陰陽性重新平衡

男、女的性別氣質會因為更年期的影響在五十歲以後翻轉,就開始會吵架吵得很兇,如果夫妻在結婚初期或結婚前就已經學會怎麼吵架,經歷吃醋的過程,在這個階段就會好很多。他們等於前面沒有做的功課挪到後面來做,功課會變比較難,因為大家個性都定型了,沒有彈性。

閱讀更多

從前人的婚姻

五十歲以上的人,僅有一些是透過戀愛而結婚,然而大部分人是該結婚就結婚、時間到就結婚、經過人家介紹而結婚,稍微門當戶對就結婚。所以在五十歲以上的人,他們結婚的定義是,時間到了,要符合父母的心願。結婚是理所當然。

閱讀更多

為人子女長到五十歲如何面對他的父母?⑤ -面對新世代的來臨

小孩子本來都被媽媽抱,上幼稚園是他第一次的分化,上小學是第二次的分化,國中是第三次,慢慢他們越來越獨立,有自己的主見想法,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世界觀,有自己的視野。父母是要一次一次的體驗這種分化,這對父母來說很煎熬。

閱讀更多

為人子女長到五十歲如何面對他的父母?③-孝順

我們是儒家概念的社會,所以我們有孝順,孝順裡面藏了很多「應該」,就把人給規定跟控制住。這也許在農業社會是很有用的,應該要孝順,可是「應該」就會變成是一個規定,缺乏一種自發性的流動。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生活提案③:重新找回親密關係

所以家的意義或是孩子的學習意義不再只是趁這次疫情學很多認知的技能,學很多才藝。
在家裡面其實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一個是家務,訓練責任跟義務還有凝聚力;另一個是玩。

閱讀更多
閱讀更多
閱讀更多
閱讀更多